http://www.66jy.cn 不久前,一位上海985高校女博士的择偶要求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只见视频中的女博士穿着学士服神采奕奕,想来对于自己博士毕业感到十分喜悦。 求偶的女博士 据了解,这位女博士是1982年出生的,如今也已经四十岁了。 她从小就醉心于学习并且成绩优异,在学业上一直很顺利。 高考时她金榜题名进入名校读书,随后考研、考博都成功上岸,学历一路得到了提升。 只是这位女博士一直沉心于学习,也就延缓了自己寻找另一半的进程。 眼看自己已经学业有成,年纪也不小了,女博士这才将寻找另一半的事提上日程——公开征婚。 在视频中,女博士一一罗列了自己的择偶需求,希望能以此相到合适的对象。 本来征婚提出一些要求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女博士提出的择偶标准却让广大网友像被雷击一般。 究竟是怎样的择偶标准?让我们一睹为快。 这位女博士的择偶要求共有十一条。 女博士征婚提11条标准 前两条要求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1、上海本地人,身份证要310开头2、父母身份证也要是310开头,非知青,有退休金且每月不低于1万元。 网络图 身份证310开头说明女博士想找个上海土著做另一半, 考虑到女博士本身就是上海土著,这一要求倒是并不算过分,只不过是要求“门当户对”罢了。 而要求对方父母有不低于1万的退休金应该是考虑到之后老人的养老压力,也算是合理。 第三条女博士指出,对方需要是全日制985本科或者以上学历。 作为一名能够在名校读博并顺利毕业的人,这位女博士的学识肯定是非常优秀的。 毕竟我们全国每年的博士毕业生才5-6万人。 所以对于女博士要求另一半是985本科或者以上学历的择偶标准,完全是合情合理。 关于这一点,女博士还专门做出了解释。 她表示自己之前是谈过男朋友的,但是因为自己在读博之后思想层面已经与一般的女生不同, 而她的前男友却依旧希望她能够像以前一样,安稳的留在之前的生活节奏之中。 由此女博士觉得二人的有些观念发生了冲突,便选择分手恢复了单身。 征婚的女博士 只看前三条的话,女博士的择偶标准完全没问题。 可是女博士接下来的要求是一个比一个奇葩,让人惊掉下巴。 她要求对方视力好,不戴眼镜,净身高达到180公分以上。 网络图 还要求对方长相帅气、鼻梁挺拔、牙齿整齐洁白。 如果说身高180、不戴眼镜、长相帅气还能用“颜控”来解释,这个牙齿整齐洁白是个什么鬼? 难怪有网友吐槽: “牙齿整齐洁白?这哪是要相亲,分明是在相驴吧?!” 而且这位女博士不仅在外貌上有着严格的要求,还对于物质条件也有着苛刻的要求: 要年薪百万,上海内环以内有三套以上三室且在2011年后建成的商品房或别墅,还要有辆市场价不低于100万的车。 网络图 上海房价,懂得都懂。 而且女博士还很“精明”,要求的是“2011年后建成的商品房或别墅”。 也就是说,即便是上海土著,也需要家底相当殷实才能达标,毕竟她要的是新房,而不是老房子。 这一点从后面要求的“市场价不低于100万元的车”就可见一斑。 除了这些,女博士还要求对方只能比自己大一到两岁或同年,同时还得会做家务。 最最最惊人的,女博士居然希望这位满足她所有要求的对象能够是位未婚单身人士。 网络图 要知道82年出生,现在也有40岁了。 如果真有人像她奢望的那样“帅气多金”,岂不是早就被市场消化掉了? 这接二连三超出常人认知的择偶标准,简直让人惊掉下巴,无力吐槽。 看完女博士的奇葩择偶要求后,网友们都觉得不吐不快。 有的网友表示,按照女博士这样的标准找,可能全中国都找不出一个。 网友评论 有网友则表示: “这种(条件的)男士应该不会找个82(年)的吧”“真的有这种条件的男的应该会考虑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符合她条件的男人应该会开一瓶82年的拉菲,而不是找一个82年的女人。” 网友评论 除了这些为女博士认真分析,企图告诉女博士“世界真相”的网友, 还有些网友则言语犀利,直击要害: “继续单着吧,也才41岁...”“真好,怀揣着自信孤独终老吧!”“(这样的要求)大概只有电话诈骗才能满足她了。“这不是征婚,这是许愿(许愿还请您这边去庙里呢)” 网友评论 可见大部分人都觉得女博士的择偶要求实在过分,甚至可以说是在异想天开。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个八年前说自己一定要嫁给5000万资产富二代的大二女生周兰君。 网络图 2014年,浙江卫视拍摄的《相亲才会赢》节目迎来了一位奇葩嘉宾——23岁的大二在校大学生周兰君。 面对节目组对于相亲要求的采访,周兰君表示自己只有一个要求: 只嫁城市户口的富二代,而且是身家必须超过5000万的那种。 网络图 这要求一出,全场哗然。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想不通,这样一个长相、家境都平平无奇的小姑娘怎么会提出这样不可思议的要求。 节目组的人随即便询问她提出这一要求的理由,她给出的回答是: “如果不能嫁给富二代,我就被毁了。” 周兰君 这样的回答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啼笑皆非。 而当主持人问她自己有什么才能或者学识能够配得上这5000万资产得时候, 周兰君仅能作出“我独立的人格便是最大财富”这样的回答。 尽管节目组劝说周兰君将标准放低些才好帮她找到合适的对象,但她仍旧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想法。 面对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节目组的人也无可奈何。 周兰君 尽管节目组费劲“千辛万苦”终于为周兰君物色到了三个符合她要求的相亲对象,但是最终毫无意外都以失败告终。 而周兰君也因为这个节目成为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不过再怎么说,周兰君也只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充其量也就20出头,人生阅历不足过度自负还算可以理解。 女博士作为已经41岁的大龄女青年,按理说早该读懂了现实,为什么还要这样夸夸其谈呢? 所以有网友怀疑这只是女博士不想结婚又要面对家里的逼婚压力想出的对策—— 用不可能达到的高要求来堵住家长的嘴。 网友评论 然而,这个推测并不成立。 其实采访视频中女博士的妈妈也已表达了自己对于女儿结婚的看法。 在她看来,女孩子不应该被世俗影响,结婚并不是着急的事,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魅力和涵养。 征婚的女博士 不仅如此,女博士的母亲还与自己的女儿站在统一“战线”: “硬性门槛要符合”“永远不愁嫁” 女博士和母亲称不愁嫁 女博士母亲的这番话,无疑推翻了网友关于女博士“被家里逼婚所以才提出超高要求”的这一猜测。 她之所以提出这十一条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择偶标准,其实真的只是因为她相信自己值得而已。 在思考这位女博士为何会如此自信列出那十一条择偶标准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过的一个故事。 一位已经大学毕业几年且找到稳定工作的女孩和自己的家人参加了一场婚礼——小自己好几岁的亲戚奉子成婚了。 婚礼结束后,她的母亲就旁敲侧击地催促她赶紧找个合适的人谈谈就嫁了,要是自己找不到,家里亲戚也都想给她介绍呢。 女孩说暂时不着急,遇到合适的自己肯定会谈的,只是现在还是想以工作为主。 母亲一听着急了: “还不急?你妹妹比你小那么多都嫁人了,你现在工作不已经很稳定了还‘工作为主’?我看你就是眼光高挑剔了,早知道还不如不让你上大学!” 这位母亲的说的自然是气话,但是人在极端生气的情况下口不择言说出的话,自然也是她曾经思考过的。 在母亲看来,自己的女儿之所以一直不谈恋爱不着急结婚极大可能就是因为书读的太多导致自己的眼光太高,不愿意“凑合”。 而小她好几岁的妹妹正是因为没好好读书所以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要求,遇到个差不多的对象也就嫁了。 事实确实如此。 当一个人的学历越高、学识越丰富,见到的世面也就越广, 如此一来自然会有一种深埋在骨子里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并非都是坏的,但是确实会在很多方面左右自己的选择,正如这位女博士。 她能够一路读书读到博士毕业,个体自然是相当优秀的。 在学校的博士生生活同样每天都会提醒她:她比很多人都要优秀,优秀很多。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都能受到类似的“文化熏陶”, 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产生了“只有怎样怎样的人才值得我嫁”的想法。 再加上她能够走到这一步,大概是没有什么生存压力的。 也就是不必为了生存需要,找人搭伙过日子,所以就任由自己的性子胡来了。 但是你说这位女博士的择偶标准实际吗? 那自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网友说的,按照这样的标准,全中国可能都不会找出来一个。 硬要说的话,女博士可能是在愚昧山峰驻足了太久,忘了如何走进实际。 网络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注定仅仅能够在脑海中凭借自己的要求构想出一个抽象的人而已。 罗翔老师曾在十三邀中讲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一个观点: 要爱一个具体的人,不要爱一个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网络图 爱一个抽象的人,是容易的,因为他身上可以有我们幻想的所有优点。 但是爱一个具体的人,是很难的,因为人无完人,不可能有人能聚集我们期待的所有美德。 与其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完美幻想,不如走出条条框框,尝试一下不同的“解题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