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 http://www.fxpro-yyds.com 做微笑前行的爬坡者。 文丨华商韬略张静波 2022年很难,很多企业家对未来感到迷茫、焦虑,大家都在喊“活下去”。 不止2022年很难。纵观整个人类商业史,竞争和被淘汰都是商业常态,每年都有大量企业倒闭。 但也有不少企业,不仅在残酷的竞争中活了下来,还多次穿越产业周期,越战越勇。它们做对了什么? 【聚焦长坡厚雪的赛道】 追求长寿、健康,是很多企业的目标。 但过去数十年,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平均寿命在不断下降。 《财富》杂志的研究显示: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不到40年。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年。 在企业平均寿命不长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企业,不但多次穿越产业周期,还越战越勇,比如OPPO。 自从2004年创办品牌以来,OPPO已经三次穿越产业周期,从MP3/DVD、手机到万物互联,一步步壮大为中国科技产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上世纪90年代,在消费电子产业,整个市场的风潮是VCD/DVD这样的产品。 OPPO就脱胎于这股风潮,并且一直在影音这个领域耕耘,基于自己独到的见解,2004年推出DVD,2005年推出MP3/MP4。 这个过程中,OPPO凭借不断创新,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将MP3做到国内领先,DVD更是享誉世界。 眼看可以躺着数钱,公司上下却忧心忡忡,因为这两个行业正逐渐饱和,DVD更是面临被淘汰。 OPPO开始寻找下一个业务。 起初,他们看中了液晶电视。但彼时,液晶电视的核心部件,严重依赖韩国、日本等国外上游厂商,国产品牌没有议价能力,利润很低。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所谓战略,就是取舍。OPPO的取舍,就是首先排除“不做什么”。 不做液晶电视,做什么呢? 2006年9月的一天,OPPO创始人陈明永听朋友建议,想买一部国产手机,支持下国货。结果,到华强北逛了7个小时,却没找到满意的。 市场上的手机,要么做得太粗糙,要么虽然很精致,但使用体验不佳。 能不能打造一款既精致、用户体验又好的产品呢?OPPO内部讨论的结果是,能!毕竟,这两个都是OPPO在MP3/DVD时代擅长的。 最终,OPPO选择进入手机市场。 那一年恰好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即便如此,彼时的OPPO在功能机市场,依然风生水起,并推出了很多英雄产品。 但3年后,消费电子产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变。智能手机大爆发,功能机逐渐没了市场。 是继续固守功能机市场,还是勇闯代表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OPPO选择了后者,虽然中间历经坎坷,甚至一度差点倒下,但在智能机时代,它再次成为全球TOP5的顶级存在。 18年,三次穿越产业周期,OPPO不但活了下来,每次危机过后,业务还突飞猛进。究其原因,是在关键时刻,选对的路。 如何选对的路呢?OPPO用三次穿越周期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方法论: 一是关键时刻,敢于转型,敢于自我革命。 从VCD/DVD到MP3,再到功能机,面对市场的巨变,OPPO如果固守原来的市场,今天全球手机市场上可能就少了一个重要玩家。 二是选择的赛道要够长。 OPPO在步步高时代,曾考虑过做电子宠物、跳舞毯,但这些产品生命周期太短,市场规模不大,很快就放弃了这些念头。包括后来的MP3,OPPO看见手机浪潮后,果断选择了放弃。 事实证明,长坡厚雪这套方法论确保了OPPO每次碰到产业周期都能安然渡过。 【永远围绕用户做正确的事】 选对的路,只是第一步。要想活得更久,还要一直做正确的事情。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很多企业从外部寻找答案,它们追逐短期利益,热衷于竞争,却忘了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相比之下,那些长盛不衰的企业,往往专注于用户,把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在OPPO内部,被称为本分价值观,也是OPPO最独特的竞争力。 所谓本分,首先要在产品上,通过创新给用户提供独特的体验或价值。 OPPO自创立之初,就坚持创新。OPPOX9以优雅的设计,被称为“国产MP3的开门红之作”。 蓝光DVD更是OPPO创新的代表作,以至美国著名IT杂志PCMag评价,蓝光机只有两种,OPPO和其他。 为了打磨让用户心动的产品,OPPO的研发团队,始终坚持不甘平庸的理念。 2011年,OPPO刚推出第一款智能机FindX903时,被用户批评太厚重。 为了打造更轻薄的产品,结构部108人组成攻坚小组。他们相信,108个人总共800年工龄的功力,一定可以做成这件事。 最终,他们成功了。 次年推出的Finder,以薄至6.65mm的机身,成为全球最轻薄手机。OPPO凭此,在智能机领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当智能手机配置越来越强,功耗越来越大时,OPPO为了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顶住外部质疑,搞出VOOC闪充技术,让“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家喻户晓。 当折叠屏横空出世之际,用户对折痕充满质疑、担忧,OPPO历经4年6代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做出了几乎“零折痕”的屏幕效果,多角度自由悬停功能也让用户体验到折叠屏的独特魅力。 本分,不仅是在产品上持续创新,还要在经营中,抵制外部诱惑。 OPPO做产品的18年,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大跃进的18年,许多跟OPPO同时期的公司都忍不住冲了进去。 但OPPO拒绝了这样的机会。 “我们做房地产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干出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吗?我们能够比万科、华润盖房子更好吗?未必。”陈明永说。 在OPPO的经营目标里,从来不追求世界500强,也不提要成为行业第一。拓展业务时,决不用“占领”、“征服”这样的字眼。 相反,OPPO更多求诸于己。它的愿景只是“成为更健康、更长久的企业”。 经营企业是一场长跑,那就不要用短跑的姿势。 对待经销商等合作伙伴,OPPO更是坚持利他、共赢,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占人便宜。 这看似愚笨,实则大智慧。早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曾说过,反者道之动。 利他,也是包括鲁花、方太等许多领域内的成功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因为它看似牺牲了短期利益,实则收获了长期的绝对信任。 当这种信任不断扩散,朋友会越来越多,路会越来越广,自己也就更加笃定坚持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包括科研长期主义,包括抵制诱惑,以及利他、共赢,这些本分的价值观,在2021年初被OPPO升华为一句话的公司使命: 科技为人,以善天下。 【拥抱困难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 科技产业的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身处其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通过跟随、模仿,不断发展壮大。但随着产业不断升级,过去好摘的果子,已经摘完了。 要想继续求发展,就必须啃难啃的骨头。主动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才能成功的事。 这也是过去几年,包括OPPO在内,很多中国科技企业不断在硬核科技领域发力的原因。 2016年,OPPO手机做到了国内第一,市场上也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与此同时,OPPO公司内部如坐针毡的危机感却越演越烈。 这种危机感,来自一个重大的时代变局。 科技行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大量无人区,尤其是万物互联时代,技术的复杂度、连接的设备、创新的难度,都在指数级增加。 在无人区的竞技中,如果竞争对手开着航母战斗群过来,而我们还在研究火烧赤壁,那下场一定很悲催。 要突围,就必须不惧挑战,勇闯研发深水区。 彼时,OPPO虽然创新不断,但跟许多国产手机一样,缺乏底层核心技术,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一家营销生产型企业。 OPPO的危机感,正来源于此。 “OPPO人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勇气,迈向研发深水区。”2018年,OPPO成立研究院,专注于未来18个月-5年的底层核心技术。 研发深水区的第一步,就是自研芯片。 这支由2000多人组成的特战部队,历时4年,克服重重困难,做出了OPPO第一款自研影像NPU芯片——MariSiliconX。 芯片是人类工业的皇冠,也是手机的底层核心部件。 开发一款芯片代价不菲,光是一次实验流片,就要花掉1亿元。钱还是其次,背后要攻克的难关不计其数。 但难不是放弃的理由。用世界上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来命名自己的芯片计划,表达了OPPO勇闯研发深水区的决心。 芯片只是第一步,围绕底层软件核心技术,OPPO今年还发布了首个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该系统是OPPO实现万物互融的软件基座。OPPO云服务计划预计也将于年底正式公布细节。 硬件、软件和服务三大底层核心技术,共同构筑起OPPO科技跃迁战略的技术底座。当然这些事情都极度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以此为基础,OPPO正从一家手机厂商,蜕变为一家以打造伟大产品为目标的生态型科技公司。 OPPO身上的一些特质,或许能够给产业周期焦虑中的人们一些启示。 纵观全球经济史,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逃不过去的周期律。既然是周期,就一定有轮回的时候。 对此,正确的应对之策是: 在战略上,胸怀远大抱负,藐视困难。在战术上,守住本分,重视能力建设,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等待花开时。 正如OPPO18周年前夕,陈明永在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所言:做微笑前行的爬坡者。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